24节气的“白露”养生!饮食、穿衣、起居上都需要注意些什么?
时间:2023-09-08 07:58 点击:
次
今日是24节气的“白露”,白露时节,预示着夏秋之交的时刻已经到来,昼夜温差越来越大。此时,大自然开始从炎热的夏季转向清爽的秋季,对于我们而言,白露是一个关键的调养时机,白露养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
01、滋阴润肺 调理肠道 防秋燥
白露时节,“燥”为其特点,秋燥伤人,易伤津耗液,会导致咳嗽、哮喘、便秘等问题复发和加重。
饮食上可以多食一些百合、莲子、银耳、梨、藕,能够滋阴润肺,清火润肠,缓解秋燥的问题。
饮食上可以多食一些百合、莲子、银耳、梨、藕,能够滋阴润肺,清火润肠,缓解秋燥的问题。
同时,要“少辛多酸”,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吃一些像乌梅、西红柿这样带有酸味的食物。还应多喝水,以保持呼吸道和肠道的正常湿润度。
对于本身排便不顺的人,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调理肠道,确保肠道功能稳健,预防便秘!
对于本身排便不顺的人,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的调理肠道,确保肠道功能稳健,预防便秘!
02 、秋吃早粥 多进酸甘
白露之后,天气渐凉,这个时节避免寒凉之品,多吃点温热的、有补养作用的食物,既能治秋凉,又能防秋燥,对健康大有裨益。
秋季进补首推汤粥,如贝母梨汤、百合粥、冰糖银耳大枣汤等,不但易消化吸收,还能养阴润燥。此时饮食宜减少苦寒、辛辣的食物,宜多进酸甜甘温之物,以养心肝脾胃,进食不宜过饱,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,导致胃肠疾病。

03、白露身勿露 不可贪凉
白露时节,天气冷暖多变,早晚温差较大,应该及时添衣加被。睡卧不可贪凉,以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机体,损伤人体的阳气,诱发疾病。
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,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。饮食上要尽量避免生冷,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。
04、捂腰腹、捂双脚
腰为肾之府,腰部有肾俞及命门穴,分属膀胱经、督脉。肚脐又名神阙穴,属任脉,一旦神阙受寒必伤脏气,引发腹痛、腹泻、痛经等疾患。
因此,天气转凉慎穿露脐装,晚上睡觉喜欢蹬被子的朋友最好穿上睡衣,加强腹部保暖,防止肚脐受寒。
除了外部的保暖,内部同样得注意保暖。像海鲜等寒凉之物,不适宜多吃,以免脾胃受凉。可以多吃山药、莲子、百合、白萝卜等白色食物。
白露后阴寒之气渐增,换掉凉鞋,穿上保暖透气的球鞋、棉鞋是暖脚的第一步。
晚上睡前可用热水泡脚,腿寒的朋友还可加入艾叶煎水沐足,能起到暖身助眠的效果。
注意:这个时节早晚温差大,对于有心脑血管不适的人来说,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。因此,在季节更替之时,有心脑血管健康隐患的人群更要特别注意。
05、多泡脚 常搓耳 推鼻梁
泡脚:白露过后,应注意脚部保暖,建议大家常泡脚,泡到身体微微发热最好,有助于护好人体阳气。
搓耳:在泡脚的同时,可以搓搓双耳,直到发热即可。肾开窍于耳,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,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,经常搓揉耳朵是很好的养生方法。
推鼻梁:推擦鼻梁有助于扩展鼻腔,通畅呼吸道,对呼吸系统健康有益。用食指指面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推按,每次推20次~30次。
06、一动一按
一动:户外运动
秋季风和日丽,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,有助于一扫胸中郁积,润养肺气以适应秋季养收的特征。
可选择健走、打太极拳、体操、乒乓球、羽毛球等,以微汗出但不疲倦为度,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。
一穴:大椎穴
手搓热以后捂在颈部,这样既能够御寒,防止我们白露后冻肩颈,同时也能祛寒、温散通络。
来源:温润宁-温润宁植物复合系列品牌官网作者:admin